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ww

w.5YkJ.cOm

我们总能发现班内个别幼儿有吃手指的现象,不停地

提醒他们,有时还训斥他们。可他们依然在吃手指,有的幼

儿还咬指甲,咬得手指很难看,指甲很少。如何纠正幼儿吃

手指、咬指甲的不良习惯呢?

一、吃手指、咬指甲的根源

吮吸是人类最初的一个本能的行为,当婴儿出生后,

当嘴唇接触母亲的乳头时就会本能进行吸吮,而在吮吸母亲

奶头的过程中,婴儿得到了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感,即可以

满足他机体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心理上的满足。在整个婴

儿时期,婴儿吸吮自己的手指很常见,一般持续到两三岁后

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其间,婴儿会因饥饿而吸吮手指,以

期得到如吸吮母亲乳头般的满足;会因寂寞无聊、焦虑不安、

身体疼痛等吸吮手指,以期自慰、减轻焦虑、转移注意力等。

如果偶然出现这些行为或持续时间不长,应该是一种婴幼儿

的正常表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与外界接触的增多,这

一不良嗜好大多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不过,若饥饿、疾

病、孤独、缺乏玩具等不良情境反复出现经常存在,则吸吮

手指的行为就可能转化成咬指甲。并形成一种癖好,以致难

以革除。成为一种较具顽固性的不良习惯。这一不良习惯形

成的相关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父母无法及时满足幼儿爱的需求。繁忙的工作令年

轻的父母们无暇顾及幼儿,对幼儿关怀照顾不够。幼儿爱的

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缺少母爱。

2、独生子女缺少同龄伙伴。“小太阳”

家庭模式下,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和放学回家之后,常常

是一个人在家里独自玩耍,内心孤独、寂寞、乏味,以吸吮

手指、咬指甲来排遣寂寞和孤独是最简捷的方法,久而久之

便成为习惯。

3、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家庭中同龄人的缺乏既有益

养成幼儿的独立性格但同时也极易造成孤僻,以自我为中心

的毛病。不会也不可能考虑他人的感受,不懂的沟通,交流。

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困难只有逃避或自虐。而咬指甲就成为

一种逃避的方式。

4、紧张焦虑情绪也是一个成因,如受到父母的责骂或

惩罚等。有些家庭中,父母当着幼儿的面发生争吵甚至家庭

暴力,这些具有一定暴力性质的事情超乎了幼儿的心理承受

能力,从而另幼儿产生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让幼儿无所适

从,而采取逃避的方式,进行吃手指、咬指甲来缓解心中的

紧张情绪。

5、回避困难、问题。幼儿的各种能力还处于一个初创

并不断健全的关键期,当幼儿遇到自己无能为力事情或者自

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又不能够及时从监护人那里得到必要的

支持,帮助心理压力无法缓解时就只有用咬指甲,吃手指来

转移注意力,逃避面临的一切,成为不作为的挡箭牌。

二、如何帮助幼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习惯

1、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卫生观念,知

道什么是好的卫生习惯,什么是不好的卫生习惯,让幼儿明

白吃手指、咬指甲是一个不卫生的习惯,自己能够积极主动

地改掉这个不良的习惯。

2、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作用。创造一个祥和、温馨的

家庭环境,满足幼儿足够的爱的需求。温馨幸福的家庭会给

幼儿一种安全感、满足感,从而让幼儿远离焦虑、远离恐惧,

良好的习性会让幼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不良习惯。

三、具体措施

1、我们针对这一现象将开展一系列的分年龄段的教育

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吃手指、咬手指的严重后果,如小班组

织活动《手指好吃吗?》,中班组织活动《指甲长长了》和

大班组织活动《长指甲,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