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惩罚孩子,比吼叫管用(欢迎转发和收藏)
用“自然结果法”代替打骂
这是最直观的教育方式 —— 不刻意干预,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结果中学习,前提是确保安全(无身体 / 心理伤害)。
以写作业为例,这样做他自己需要承担第二天补作业的后果,渐渐的他会学会规划时间。
孩子出门前磨蹭不肯穿外套,不强迫也不唠叨,而是让他感受出门后的寒冷,等他主动说 “冷” 时,再温和提醒:“刚才让你穿外套,是因为外面温度低,下次要不要提前做好准备呀?”这种方式不带有 “家长的惩罚感”,孩子更容易接受,也能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家务惩罚培养责任感
当孩子把自己的书本、铅笔盒、笔等文具到处乱扔,你说一句他顶十句,这个时候要严厉地要求他:立刻把东西收拾好!如果不收拾,就用洗碗或擦地等家务进行惩罚。自我反思有时候会在劳动中萌生。
角色互换惩罚法
我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但有时候他也会成为欺负别人的人,当他欺负了别人被发现,可以让他扮演老师给受欺负的同学家长打电话,模拟体验道歉全过程,培养他换位思考的能力。
时间冷静法代替体罚
当孩子生气发脾气乱扔东西时,不要吼他带他到家庭“冷静墙”旁,设置五分钟时长,这期间不和他说话,等五分钟后再讨论对错,孩子会知晓暴怒和冲动解决不了问题,明白交流沟通时情绪稳定的重要。
暂停特权比吼叫更管用
如果孩子沉溺于电子游戏无法自拔,任何管教都无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收走电子游戏设备并告诉他完成我吩咐的任务才能将其赎回,孩子会理解事情有轻重缓急,也会明白什么对他才最重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
阅读惩罚一举两得
说脏话、或无故顶撞父母,就罚他背《弟子规》一边背一边理解古人智慧和传统文化,背的多了,在文字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会变得更懂礼节,更有礼貌。
“选择式惩罚”更有效
有孩子的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陪孩子去超市,他们看到玩具就哭闹着要买,这时候真的很社死。这时候,我们不用硬拉着孩子离开,可以心平气和地尝试给出选择一“你可以继续撒泼和“周末去游乐场”,供孩子选择。
契约惩罚超有效
可以和孩子制定一个《家庭守则》要违背守则中的规定,就扣零花钱,或者家庭积分。可以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提升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看电视超时,吼他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再也不让你看了!”(否定人格 + 极端禁止,易引发反抗)我们可以提前和孩子约定 “每天看电视 20 分钟”,若超时,温和但坚定地说:“今天你超过了 10 分钟,所以明天的看电视时间要取消,我们要遵守之前的约定哦。”(针对 “超时行为”,后果明确且可接受)
用“弥补式惩罚”最治愈
家里有两个或者三个孩子的,当弟弟或者妹妹欺负了老大,弄坏了哥哥的玩具,家长可以带犯错的孩子去商店用他/她自己的零花钱买新玩具,并附上亲手写的道歉信。(如果是哥哥以大欺小也是一样的惩罚。
运动惩罚释放天性
当孩子需要安静下来,静心顺气地做事情时,他反而坐立难安,总是搞破坏。可以带他做点运动,比如跳绳、青蛙蹲、高抬腿等。充分释放精力后,反而能够专注地的学习。
最后提醒:“惩罚” 的核心是 “引导”,不是 “发泄”,所有比吼叫管用的 “惩罚”,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指责孩子的人格(不说 “你真笨”“你真坏”),只针对具体行为;不发泄家长的情绪,只传递 “规则与责任”。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先稳住自己的情绪,再用温和且坚定的方式让孩子体验后果、学会反思,才能真正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同时保护好亲子关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